“在局里上班,工作能力强,甜蜜感爆棚,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……”在陈女士和童小姐眼中,如此完美的“他”,竟是一个披着警服招摇撞骗的“戏精”。日前,宝山区检察院依法对一起冒充警察实施诈骗的案件提起公诉。
2023年11月,在A省某地车管所从事黄牛业务的张某,在社交软件上发布了一张他人身穿警服(未露脸)的照片。身在上海的陈女士误以为他是警察,心生崇拜,开始与张某聊天。同年12月,张某来到上海与陈女士见面,二人迅速确立恋爱关系。为取得陈女士信任,张某持续谎称自己是警察,甚至找人P图伪造警官证图片和A省某公安分局的五险一金缴纳记录,并不时故意透露一些所谓“警察工作内容”。为消除陈女士对异地恋的顾虑,他还谎称自己即将调至上海市某公安分局工作。
2024年9月,陈女士提出要张某穿着警服一同拍摄写真。为维持骗局,张某从网上购买警服完成了拍摄。在交往期间,张某利用警察身份骗取陈女士信任,以“打伤嫌疑人需赔偿”为由向她借款1万元。2025年1月,陈女士发现张某工作时间自由、还可跨省市调动,心生怀疑,即报案。张某得知报警后,因害怕冒充警察的行为败露,退还了骗取的1万元。
2025年2月,张某再次假冒警察身份,与此前在饭局上认识的童小姐交往,并以还贷款、请领导吃饭等理由借款8万余元。直至张某关机失联,童小姐才意识到被骗,随即报案。到案后,张某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。
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,张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,骗取他人财物,数额较大,犯罪事实清楚,证据确实、充分,依法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。
检察官提醒:
公职人员在群众心中具有履行国家法定职责的正面形象,本案中张某利用这一点骗取他人信任股票实盘配资平台,造成被害人情感与经济损失,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形象与威信。广大群众在网络平台或社交媒体遇到吹嘘公职身份者,应提高警惕、注意甄别,切勿盲目轻信。
银河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